导入数据...
《水印木刻技法》实验教学大纲
时间:2017-06-09 17:45:28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查看:421

  课程总学时: 48               : 3

实验学时: 40             实验个数: 3      实验学分: 2.5
课程性质: 必修            适用专业:绘画(版画专业方向)
教材及参考书:
蔡丽辉主编,《水印木刻材料与技法》,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年
大纲执笔人:蔡丽辉           大纲审定人:蔡丽辉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本课程是绘画专业版画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课之一,是《水印木刻技法》的同步实验课程。水印木刻以黑白木刻为基础,系统介绍运用黑白木刻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色彩的套叠,丰富作品,更具表现力。实验课是为理论课服务的,通过开设实验课,学生能够掌握水印木刻的原理及相应技法的操作,加深理解理论课内容。注重从事理论研究、实验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任务:了解水印版画的起源发展,通过实践熟悉掌握水印版画的主要印制技法后,综合运用所学技法完成完整的创作作品。作业要求:黑白水印木刻作业一幅,尺寸8开以上;套色水印木刻作业一幅,尺寸8开以上。
二、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基本掌握水印木刻的有关理论、构成、功能、特点、任务和发展。基本掌握水印木刻的相关技术,包括画稿,刻制,印制等等。在水印木刻技法的试验中,通过研究分析优秀的水印木刻技法作品,能够独立的创作水印的画稿。熟练应用水印木刻技术创作作品的能力,包括水印木刻的画稿、上稿、刻制、印制、修版等等。
2.实验要求
(1)掌握水印木刻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水印木刻的画稿基本要求。
(3)掌握水印木刻的基本制版方法。
(4)掌握水印木刻的材料拼贴等特殊方法。
(5)掌握水印木刻的印制方法。
(6)掌握水印木刻的修版和润色方法。
(7)掌握水印木刻的托裱方法。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水印木刻技法》实验课程(课程编号:131124)
序号
实验项目编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必做
选做
 
学 分数
 
实验类型
内容提要
基本操作
 
 
1
13112401
水印木刻画稿的准备和分版上稿
8
 
0.5
 
 
 
1.     黑白水印木刻画稿。
2.     套色水印木刻画稿。
3.     水印木刻的上稿和分版。
(水印木刻画稿以块面为主,要求构图完整,有构成的形式感。画面有创作的主线,有可以持续研究发展的创作脉络。多版水印的分版非常重要,合理的分版会节省很多印制时的程序。多版水印的板子要求尺寸一样大小,有利于上稿的准确。上稿注意木板原来的木纹,可以利用到画面中去)
2
13112402
水印木刻刻制和制版
12
 
0.75
 
 
 
1.     黑白水印木刻刻制和制版。
2.     套色水印木刻刻制和制版。
(刻制方法以黑白木刻为基础,注意残刀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利用残刀丰富画面。块面之间1-2厘米的间隙。制版选择材料的拼贴,拼贴后用清漆封板保护板面)
3
13112403
水印木刻印制, 润色和托裱
20
 
1.25
 
 
 
1.     黑白水印木刻的印制。
2.     套色水印木刻的印制。
(印制注意水分的把握,画面水分干湿的变化以及干湿效果的对比关系。颜色的干湿变化和色块颗粒粗细的对比。灰色之间的层次关系处理)
3.水印木刻的润色。
4.水印木刻的装裱。
(画面完全干透后,根据画面效果进行局部润色,润色不能大面积。画面干后托裱压平处理的方法)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     水印木刻画稿的准备和分版上稿实验
(基本操作实验    8学时)
1、 目的要求:
(1)       画稿是一幅作品最初的创作源头,画稿的完整程度直接影响作品的最后效果。在这个阶段主要解决画稿的问题。画稿构图要求完整,有一定的构成形式感。黑白灰层次丰富,色块和色块之间有叠加的穿插关系。
(2)       画稿有创作意识,不仅仅是技法的训练。画面表现的思维意识可以延伸出去继续再研究创作。
(3)       水印版画的分版,原则上不相邻的两个色块可以在同一块板上。分版合理印刷时的程序会减少很多,也避免错版的可能性。
(4)       上稿要求严谨,不能出现大的误差,否则直接影响后续的印制过程。
2、 实验内容:
   (1)8开以上黑白水印画稿一幅。黑白水印的层次全靠墨色的层次控制,注意干湿变化后的效果。
(2)8开以上套色水印画稿一幅。颜色的丰富与否靠色彩之间的叠加关系。
(3)画稿的分版和上稿。分版根据画面的色块需要,渐变的过渡色在同一块板上面完成。边口清晰的色块都需要分板印刷。残刀的色块叠加也需要分版印刷。
3、 主要设备及材料
   (1)水粉纸、复写纸、拷贝纸
   (2)水彩水粉颜料,墨汁
   (3)裁板机
   (4)五层木板
   (5)木板切割机
   (6)打磨机
实验二     水印木刻刻制和制版的准备实验
(综合实验   12学时)
1、目的要求:
   (1)水印木刻的刻制方法以黑白木刻为基础,刀具的选用根据画面需要。注意残刀在画面中的运用,可以利用残刀丰富画面。
(2)刻制时块面之间1-2厘米的间隙,刻深一些,防止印刷时颜色刷到空白处。渐变色的色块不需要刻制,在印刷时上色控制渐变的效果。
(3)制版时可以选择材料的拼贴,拼贴后用清漆封板保护板面。材料在画面中的肌理效果可以丰富画面,但是一定要慎重选择材料,分清画面的主次,注意画面的层次关系。
2、实验内容:
(1)黑白水印的刻制和制版:黑白水印看似简单,但是画面的层次全靠墨色的层次控制,注意干湿变化后的效果。墨色干湿变化大,在刻制时保留一些残刀可以丰富画面,避免层次不够丰富造成画面单一。
(2)套色水印的刻制和制版:颜色的丰富与否靠色彩之间的叠加关系。刻制时注意色块的上下关系和大小。材料拼贴注意色彩和材料的肌理关系。
3、主要设备及材料
(1)立德粉、清漆、纱网等综合材料
(2)砂纸、刮刀、刻针、木刻刀
(3)上好稿子的五层板
实验三     水印木刻印制, 润色和托裱
(综合实验    20 学时)
1、目的要求:
印制是水印木刻里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讲究色彩在整个画面里的穿插作用。色块之间的叠加。水份的控制尤为重要。水印的干湿颜色变化很大,在印制的过程中要熟悉和掌握每一个颜色的干湿变化,这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做色彩的干湿变化实验,详细记录。
在印制之前要充分熟悉和了解所使用的颜料的特性和特点,干湿变化的强弱。需要把每一个颜料做实验后记录,以便印制时对比。
润色不是水印木刻里的必要环节,不是每一幅作品都需要润色,但是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画面印制完成后可根据画面效果决定润色与否。水印的干湿颜色变化很大,特别是墨色,除了丰富的经验可以控制画面效果以外,就是后期的润色了。
润色时需要把画面局部喷湿,从画面的背面上色,确保颜色不会很浓的进入画面,破坏画面效果。
版画的装裱对于作品的完整性来说很重要,在这个环节里教会怎样选择合适的装裱方式,使画面效果突出。
2、实验内容:
(1)黑白水印的印制:黑白水印印制墨色的控制,画面的层次全靠墨色的层次控制,注意干湿变化后的效果。局部可以用干针刮刻板面,造成粗砂的效果。印制粗砂效果墨色先淡后浓,画面干了层次才可以凸显出来。
(2)套色水印的印制:印制时颜色之间的上下关系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在印制之前需要整体考虑画面的色彩关系。
(3)水印版画的润色:润色时注意不能沾浓墨或者饱和的颜色,需要兑水稀释后使用。
(4)水印版画的装裱:装裱根据画面的色彩和风格选用合适的外框条还有装裱方式,注意以画面为主。
3、主要设备及材料
(1)版画纸
 (2)作品板子
 (3)水彩、国画颜料
(4)印制完成的作品
(5)水粉笔、刷子
(6)马莲
五、实验报告采用学院统一格式
实验完毕,应用专门的实验报告,根据预习和实验中的现象及数据记录等,及时而认真地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如下: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专业:
年级:
班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成绩:
(一)实验目的:需解决的问题及拟达到的目标。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列出实验中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材料
(三)内容及程序:简明扼要写出实验步骤及流程
(四)问题讨论与分析: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中的现象、拟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应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法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重点和难点。
(五)实验结论:通过图片展现实验结果,结合文字说明总结实验结论(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现象、本质规律等进行总结)
(六)教师评阅意见:
 
                                                          教师签名:

备注:如表格不够填写,可另附页。
六、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1、考核方式、方法:
水印木刻实验课成绩按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来考核。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必须重修。学生的实验平时成绩占总分的30%,平时成绩以实验实际操作的优劣和随堂练习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在课程结束时或者课程中途,为复习和巩固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对学生作补充了解,举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考试,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考核,都必须按实验课的目的要求,以实际实验工作能力的强弱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因此,最终的集中考试结果占总成绩的70%。
2、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评定各级成绩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一)90分以上
能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能独立、顺利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会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能掌握所学的各项实验技能,能较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及其它各项实验作业,有一定创造精神和能力。有良好的实验工作作风和习惯。
(二)80-89
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认真而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能掌握所学实验技能的绝大部分,对难点较大的操作完成有困难。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和其它实验作业。有较好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
(三)70-79
能粗浅理解实验目的要求,能认真努力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但技巧较差。能分析和处理实验中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掌握实验技能的大部分。有30%掌握得不好。能一般完成各项实验作业和报告。处理问题缺乏条理。工作作风较好。能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努力。
(四)60-69
只能机械地了解实验内容,能一般性地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能完成60%所学的实验技能,有些虽作但不准确。遇到问题常常缺乏解决的办法,在别人启发下能作些简单处理,但效果不理想。能一般完成实验报告,能认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有小的习惯性毛病(如工作无计划,处理问题缺乏条理)。
(五)60分以下(不及格)
盲目地操作,只掌握50%的所学实验技能。有些实验虽能作,但一般效果不好,操作不正确。工作忙乱无条理。一般能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但常有小的错误。实验报告较多的时候有结果,遇到问题时说不明原因,在教师指导下也较难完成各项实验作业。或有些小聪明但不努力,不求上进。
七、实验主要应配套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正常行政班级人数为标准)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工作台
20
 1.2米乘2米的大工作台只需4-5
3
打磨机
1
 
4
裁板机
1
 
5
其他
 
 

 八、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蔡丽辉主编,《水印木刻材料与技法》,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
1.李允经主编,《中国现代版画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成文正主编,《水印版画技法与创作》,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3. 孙黎主编,《版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王树村主编,《中国年画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