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套色木刻技法1》实验教学讲义
时间:2016-01-06 09:57:20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查看:739

  课程类型:专业实验课

 适用对象:版画专业学生

 

第一章  教学目的和意义

木刻起源于中国,远在明清时代就有彩色木刻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荣宝斋的复制彩色木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套色木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此课程通过套色木刻基础课的训练,让同学们掌握套色木刻的基本制作方法,为将来的套色木刻教学和套色木刻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章   套色木刻的分类

套色木刻从材料上可以分为油印套色和水印套色两大类,从题材上可以分为人物,山水(风景),花卉静物等等,我们通过两种不同材质的色彩的训练,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第三章   油印套色木刻的制作步骤

套色木版画是相对于黑白木刻(单色木版画)而言的,它是通过多个色版的运用来进行形象塑造和艺术表现的木版画表现方法。套色木版画依制作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版套色法和绝版套色两种表现方式。和黑白木刻相比,套色木版画在色彩表现上更为丰富、自由,更能表现出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和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的感受,更适于表现画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它使木版画语言突破了单色表现的固有局限,而具有了更为宽广的表现空间。

 一、多版油印套色制版及印刷

多版套色木版画是利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版进行制版,并经过套版印刷进行艺术表现的一种套色木版画。多版套色法又有单套色和多套色之分。单套色就是除主版以外,再加一个颜色版辅助表现。多套色就是用二、三个以上的色彩版来共同套印出一幅色彩木版画。一般来说,无论是单套色还是多套色,都有一个主版,画面中的主要物象都刻在这块版上,主版在画面中起到造型骨架作用并决定着画面的构架和格局。多版套色版画中,付版主要起到丰富画面、烘托主题、表现特定色彩氛围的作用,它虽然也具有造型作用,但只是处于主版的辅助地位,套色过程中,一个付版既可以只印一种颜色,也可以在版面不同区域按表现需要同时滚上几种颜色,使有限的版次达到更丰富的色彩表现。创作一幅多版油印套色木刻,也和黑白木刻一样包括制版和印刷两大过程,但由于其版次较多,所以具体制作步骤较黑白木刻复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画稿、上版、刻主版、翻版、刻套版、试印、修版、定稿印刷等步骤,下面分制版和印刷两部分进行分述。

1  画稿

在正式制作多版套色之前,必须先按创作构思画出创作稿。画稿的目的,一方面是推敲并确定画面的造型、构图,另一方面是决定画面的色调、色彩关系并进行分版。由于版画是依赖于印刷的间接性绘画,它不像直接性绘画那样可以无休止地表现造型和色彩的丰富变化,而只能根据制版、印刷的特定要求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实现造型和色彩的表现。因此,木版画创作中对画面造型和色彩进行的概括和归纳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多版套色木刻在分版和制作方面相对较为复杂,因而在制作过程中临时进行分版会增加制作过程的难度并容易导致失败。而预先画好画稿,针对造型需要和色彩表现的要求进行分版,对整幅画要追求的表现效果和具体制作过程进行预先设定,可以使创作过程更加有把握,增强制作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事实上,多版套色木刻虽然也注重色彩表现,但它不可能也不必追求像照相制版那样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色彩效果。因为套色木刻的色彩是一版一版分别套印到纸上去的,即使是套色版次较多的木版画,其色彩也并非以多取胜。自然中的色彩是美的,但也是纷繁复杂的,在版画创作中,我们要善于对色彩进行处理,要善于在感受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去提炼、概括和归纳,力求以简洁、单纯的色彩表现出丰富的意蕴和情趣,做到以少胜多、以简见繁。只有如此,套色版画的色彩表现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因此这也是套色木版画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具体地说,在画稿阶段,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画稿中描绘出基本色调,确定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关系,规划好色彩的分布与配置关系,并要研究色版之间的套色关系,如重叠的效果、覆盖的效果、叠印的先后次序等。此外,对于主版与付版、付版与付版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考虑其色彩关系,还应考虑每一版相叠之后的造型关系,哪些部分需要重叠,哪些地方需要保留,哪些地方是部分重叠或保留等,这都是画多版套色木刻稿时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上版

画完木刻画稿后,必须将其拷贝到磨好的木版上,这个过程就是上版。上版时先用拷贝纸或硫酸纸贴附于画稿表面,再用铅笔或圆珠笔双勾描线描出画稿中各类形象的轮廓和结构,然后再用复写纸把拷贝稿翻转到木版上。拷贝上版后,一般还应在版面刷一遍淡墨或淡彩色,这样有利于刻版时看清楚版面的进展效果。如果木版已提前上了蜡或漆片,则可在淡墨中加少许洗洁精或肥皂水,以利于涂平和均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木版画最后印刷得到的效果是左右换位的,和版面正好相反。因此,我们在拷贝上版前必须先考虑好画面的左右正反关系,如果想保持画稿原有的左右关系,则必须反着拷贝,这样印刷之后就成正的了。如果左右关系不影响画面表现,则不必左右翻转。

3、刻主版

主版是套色木刻的骨架,主要的形象一般都依靠主版表现。刻制主版时,开始可保留得多一点,不要刻得太充分,这样便为试印后的版面调整和修版留下了余地,当然,在对版面进行控制的前提下应注意充分发挥到的表现力,以刀代笔,放刀直刻,挖掘出木版画语言本身特有的木味、刀味等趣味,使木版画造型和语言表现更加生动和富于视觉感染力。

4、翻版

主版基本刻好后,在上面滚上油墨,用平整、较薄的纸把图像拓印下来,(包括对版线也应该同步描画下来)然后再压印翻转到刻套色的木版上,也可以用透明或半透明纸先把图像拷贝下来,再拷贝到木版上,一般要准备几块套色版。主版图形拷贝上版后,应再用水分或水彩色将各套色的位置勾划出来,勾划时要反复对照画稿,以免遗漏。也有的版画家在制作过程中省去了翻版这一步,而是在主版拷贝上时把套色版也一并拷贝了,这样做可使制作过程更为简便,但对刻、印过程的效果判断和预想以及对制作过程的控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刻套版

对照翻版或拷贝后的主版位置,按色彩的规划设置开始刻制套色版。刻制时要注意色版和主版边缘相接处的处理,一般原则是色版面积留得比实际需要面积略大,边缘部分可往主版位置扩大一点,这样即使套版时出现偏差,也可由主版叠印时加以覆盖弥补,不至于出现套空留有白纸的现象。而且,主版和色版的重叠部分有时也会产生一种透叠效果,有如两色相调得到的深灰色,这就使画面色彩层次更现丰富,并使版的划分和版的层次更明确,更有套版的语言趣味。此外,刻色彩版时也应和刻主版一样追求刀法的表现性和表现力,使之更具木刻语言的张力。

二、多版套色的印刷过程

1、试印

主版和套色版全部刻好后,便可进行试印。试印在套色木版画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检验版面刻制的程度、主版与套版的组合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的效果等,并可根据试印样张对画面进行调整,完善套版的表现。多版油套一般都是先印色版后印主版,为了找到理想的色彩效果,试印时可试用偏冷或偏暖、偏亮或偏暗的色调进行比较,有时甚至要改变色相试印,在比较中确定画面的色彩关系和基本色调。第一次试印一般不宜太多,印二张即可。我们可在其中依仗上进行调整,然后和另一张作比较,判断其表现效果的优劣。第一次试印其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只要我们参照画稿的要求和试张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是可以完善其表现效果的。

2、修版

如果试印的作品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则应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是修版过程。修版前一般先在试印张上用颜料作调整,如果是水性颜料,应在颜料中加一点肥皂水或洗洁精,使水性颜料能均匀涂布在油墨层上,便于对打样稿做修改。画面修改完成之后,再按照调整后的画面效果对版面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第二次试印,如果还有不满意之处,则应作进一步调整,直至最后达到预想的画面效果。一旦版面确定下来,则可以定稿并进入正式印刷了。

3、印刷

印刷是版画作品的最后形成过程。多版套色木刻的印刷是经过试印、修版等过程之后的正式成批拓印阶段,这个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试印时确定的色彩、版次关系进行,以保证保品的一致性和印制效果的稳定性。印刷时要注意色彩之间叠压的关系,不同的色彩其叠压顺序的改变都会影响最终的色彩表现效果,因此,我们在确定版次顺序时应对可能产生的色彩效果进行提前判断和预想,并根据确定的色彩规划进行调色和印刷。由于油墨属于油性媒介,干燥速度较慢,所以每印好一版后,应放置一段时间,待表层油墨开始干燥后再印下一版,否则未干的油墨会粘到版面上,或是重叠部分油墨不能顺利转印到画面上,影响作品的印制质量和画面效果。如果有印制时间的限制,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品,则印刷时必须在油墨中加少量干燥油,以加快画面的干燥速度,缩短干燥时间。

第四章   思考题

1.谈一谈油印套色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不同的艺术特色。

2.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的侧重点在什么地方。

第五章   作业练习

创作3-5张八开纸大小的油印套色木刻,色彩限制在3-5种之内,题材可以有人物,风景,静物的不同表现。

第六章   参考书目

1. 10----21届全国版画双年展画册

2. 2010-----2015年《中国版画》期刊

3. 《中国版画市场2015年卷》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