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摄影 |
实验项目名称:基础摄影技术 |
|
专业:绘画 |
年级:2014 |
班级:7班 |
指导教师:郭海宁 |
学生姓名:彭玉锦 |
|
(一)实验目的:需解决的问题及拟达到的目标。 通过实验掌握测光表的使用和曝光控制技术,了解曝光量对拍摄效果的影响,掌握用光圈和速度组合进行曝光量控制的方法,掌握相机的使用,了解光圈、快门速度、调焦、变焦等机构在拍摄中的运用,了解不同光圈、快门速度、镜头焦距、物距拍摄效果的区别等 |
||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列出实验中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材料 1.佳能5D markIII 2.佳能60D 3.计算机 4.Photoshop |
||
(三)内容及程序:简明扼要写出实验步骤及流程 实验一 镜头及相机的其他附件 1、目的要求:灵活运用相机的附件,拍出优秀的照片
实验二 摄影用光 (1) 测光模式的运用 (2) EV值的运用 (3) 侧逆光的运用 3、主要仪器设备与软件 :佳能5D 实验三 取景构图 (2)拍摄距离 (3)拍摄角度 (4)拍摄方向 实验四 人物风光及数字拍摄 1、 目的要求 掌握人物及风光的一般技巧 2、 实验内容 (1) 了解照相机人物拍摄技巧 (2) 人像摄影光圈的选择技巧 (3) 风光片的拍摄 3、 主要仪器设备与软件:佳能5D 实验五 静物及运动拍摄 1、 目的要求 目的:熟练掌握S档的运用,利用S档去拍摄物体使其呈现动态美 要求:用S档去拍摄动态的物体观察不同快门下的效果,要求动态物体必须清晰。 2、 实验内容 用S档去拍摄动态的水花,观察不同快门下拍摄出的水花的变化,用S档拍摄动态的汽车。 3、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佳能5D |
||
(四)问题讨论与分析: 1.曝光不够拍出的照片颜色偏暗? ——通过多次试验,掌握不同测光方法,进行曝光补偿方法的练习,直到拍出符合要求的照片。 2.取景构图的技巧 ——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光源越窄,光线越硬,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效果相反。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光源越远,光线越硬。这是因为光源离被拍摄物体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越广;而光源离被拍摄物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漫散射能分散光线,是光源变广,光线变柔,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让光源变广,从而达到柔滑光线的目的。当云层遮挡天空,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减少,如果有雾,阴影则会消失。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各个方向。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非常广阔的光源,一个天然的柔光箱。 3.人像摄影的技巧 ——拍大景深要用广角镜头,缩小光圈,尽可能使用相机上的最小光圈,如果光线太暗,当使用最小光圈时,相应的快门速度太慢,以至手无法端稳时,就要用三脚架等支撑物。拍摄小景深时则要用超长焦和最大滚光圈来拍摄。 4、 S档使用技巧 拍摄水花时要注意抓住快门的时机,拍摄运动汽车,要注意手臂移动与汽车移动的相对静止。 |
||
(五)实验结论:
摄影艺术与艺术摄影不是同一个概念。摄影艺术包括所有领域内的摄影,而艺术摄影仅仅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门类。摄影的特性是人们对摄影特性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摄影艺术不断发展,人们认识也随之改变,逐步趋于完善。摄影术诞生初期,感光材料的感光度低,加上相机器材笨重,只能拍静止的物体,同时许多摄影师是由画家转行过来的,人们更多的是看到摄影与绘画的相同之处。随着感光材料和照相机性能的逐步改善,拍摄运动物体逐渐成为可能。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理解还需要加深,因为毕竟是把几年的课程都压缩成几节课来讲解,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摄影有着很深的了解,但实践尤为重要。 人物形象与摄影都是需要表现色彩,色彩饱和度可能是摄影者最不能控制的要素,要拍出色彩鲜艳的照片,除了被摄体本身的色彩要漂亮外,现场的光线或照明更是重要。 好的照片要突出主题,然而造型也要突出主题。总而言之学了摄影之后我便深深的被摄影的美丽所吸引。
实验作品1
实验作品2
实验作品3
实验作品4 |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 网站管理 |